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

作者: 时间:2018-12-23

绪论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新时代是我们理解当前所处历史方位的关键词,关于新时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B)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C)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D)意味着我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

2.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

A)过去的

B)现在的

C)未来的

D)不可能实现的

3.中国梦是国家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A)大家的

B)英雄人物的

C)民族的

D)人民群众的

.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两至四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

A)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B)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C)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D)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E)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大学生要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A)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

B)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C)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D)要有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

3.大学生要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必须具备良好的。

A)思想道德素质

B)相关知识素质

C)法治素养

D)学以致用素质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融

A)思想性

B)政治性

C)科学性

D)理论性

E)实践性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

1.如何理解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如何理解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

3.如何认识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章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

1.世界观是。

A)人们认识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方法

B)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根本看法和观点的总和

C)对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

D)科学的人生态度

2.人生观是指。

A)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最根本看法和观点的总和

C)人们认识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方法

D)科学的人生态度

3.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生观的形成是。

A)人生的自我实现

B)上帝或神的启示

C)人性的自我完成

D)人们所处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4.人生目的是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当代大学生应当确立的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是。

A)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B)为个人和全家求温饱

C)为个人求权利、求享乐

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5.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A)有生命的自然存在

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饥食渴饮,性欲生殖

D)单个人所应有的抽象物

6.人生观的核心是。

A)人生态度

B)人生目的

C)人生价值

D)人生信仰

7.人生目的主要回答的问题。

A)人为什么活着

B)世界本源是什么

C)人应怎样对待生活

D)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8.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即表示要“为人类福利而劳动”;毛泽东青年时便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周恩来在南开中学时提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些事例告诉我们。

A)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B)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C)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D)人生目的决定保持什么样的人生精神状态

9.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是。

A)人生观

B)人生价值

C)人生态度

D)人生目的

10.有的人身处逆境而百折不挠,有的人在顺境中却长吁短叹,有的人笑对人生,有的人看破红尘,,这些都是的表现。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理想

D)人生信念

11.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的至高目的,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的错误人生观是。

A)享乐主义的人生观

B)禁欲主义的人生观

C)拜金主义的人生观

D)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

12.爱因斯坦曾经指出:“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他的意思是说。

A)一个人的社会价值越大,他的自我价值就越小

B)一个人的社会价值主要在于他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C)一个人从社会获得的尊重和满足越多,他的社会价值就越高

D)能力大的人更容易实现社会价值,能力小的人不可能实现社会价值

1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说的是的问题。

A)人生价值

B)人生目的

C)人生理想

D)人生态度

14.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

A)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B)能力大小

C)对社会的贡献大小

D)动机的善恶

15.人生的自我价值主要表现为。

A)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B)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C)国家对个人的积极评价

D)个人通过劳动创造为社会和人民所做的贡献

16.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价值.

A)人生的自我价值

B)人生的社会价值

C)价值观

D)价值标准

17.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这就是说,衡量一个人社会价值的标准应该是。

A)个人的社会存在

B)个人的行为动机

C)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D)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18.一般来说,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他的。

A)社会地位就越高

B)个人价值就越高

C)社会价值就越高

D)自我完善就越高

19.下列有关人生价值评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个人的能力越强,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B)个人的行为动机越高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C)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D)个人从社会中得到的满足越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20.下列说法中,对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理解错误的是。

A)社会价值的创造过程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是统一的

B)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C)不创造社会价值,就无从实现自我价值

D)实现自我价值是因,创造社会价值是果

21.是人生价值真正的源头活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A)理想信念

B)社会实践

C)埋头苦干

D)努力学习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两至四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

1.在以下关于世界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B)世界观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

C)世界观决定人生观

D)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2.下列选项中,属于人生观范畴的有。

A)人为什么活着

B)人怎样生活才有价值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如何

D)怎样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矛盾

3.人生观决定着人的。

A)实践活动的目标

B)人生道路的方向

C)待人接物的态度

D)对待生活的态度

4.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

A)人生目的

B)人生信仰

C)人生价值

D)人生态度

5.下列属于正确的人生目的的是。

A)人生在世,吃穿二字

B)命里须有总须有,命里如无莫强求

C)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

D)要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做奉献

6.辩证对待人生矛盾,需要。

A)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B)树立正确的得失观

C)树立正确的苦乐观

D)树立正确的顺逆观

7.大学生应有的人生态度是。

A)人生须认真

B)人生当务实

C)人生应乐观

D)人生要进取

8.下列属于错误的人生观的是。

A)享乐主义人生观

B)为人民服务人生观

C)拜金主义人生观

D)极端个人主义人生观

9.下面关于幸福的正确的理解是。

A)只要物质生活富足就是幸福

B)幸福是一个总体性范畴,意味着人总体上生活得美好

C)家庭和睦、职业成功、行为正当、人格完善等因素都是幸福的重要因素

D)幸福是相对的,不是尽善尽美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标准

10.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是。

A)两者完全对立

B)两者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C)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D)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和保障

11.爱因斯坦说:“我评定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只有一个标准,即看他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自我。”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A)个人人生价值的大小要看社会对他的满足程度

B)人生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他“自我”价值实现的程度

C)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D)对社会贡献越大,摆脱“自我”的程度也就越大,个人的人生价值就越大

12.反对错误的人生观包括。

A)反对拜金主义

B)反对社会主义荣辱观

C)反对享乐主义

D)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13.客观、公正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需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做到。

A)坚持能力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B)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C)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D)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

14.实现人生价值需要。

A)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B)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C)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D)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15.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主要就是要协调好。

A)自我身心的关系

B)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人与自然的关系

16.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包括。

A)人生须认真

B)人生要进取

C)人生应乐观

D)人生当务实

17.成就出彩人生,需要。

A)与历史同向

B)与祖国同行

C)与人们同在

D)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18.科学把握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才能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的正确说法包括。

A)个体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B)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C)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

D)个人的人生追求同社会的发展进步紧密结合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

1.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如何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关系?为什么说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3.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原理说明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四、论述题(15分)

1.如何评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

第二章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

1.理想是( )。

A.为社会的少数人谋利益 B.不可能实现的向往

C.经过奋斗可能实现的想象和目标 D.纯粹主观的想象

2.理想的实现需要每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是因为( )。

A.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B.只要社会实践就能实现理想

C.把理想变为现实,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D.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会自动变为现实

3.理想和空想的区别在于( )。

A.是否具有主观性B.是否与未来相联系

C.是否可能实现D.是否是创新思维的结果

4.信念是( )。

A.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B.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

C.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D.唯一的、不是多种多样的

5.理想和信念是相互依存的,理想是信念的( )。

A.根据和前提 B.形成的重要保障

C.主要内容 D.表现形式

6.信念的最集中、最高表现形式是( )。

A.理想 B.道德 C.法律 D.信仰

7.确立科学信念的根本途径是( )。

A.设计理想B.理论学习C.社会实践D.人际交往

8.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我们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属于人生理想中( )的内容。

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理想

9.关于信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信仰有科学认识和盲目崇拜之分

B.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C.人只要有信仰就好,就害怕没信仰

D.我们所主张的信仰是在社会实践中,对事物的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思想见解或理论主张的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

10.“失去信念的理想是虚幻的,失去理想的信念是空泛的。”这句话说明,在确立理想信念时,应该( )。

A.超越人的生活体验和实际行动

B.把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

C.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

D.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1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 )。

A.过程B.结果C.开始D.终结

12.“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这形象地说明( )。

A.理想就是现实 B.现实不能成为理想

C.理想是可以自发实现的 D.理想的实现必须落实在行动上

13.人们希望自己在工作和职业活动中达到理想的境界,取得理想的成绩。这属于( )。

A.生活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B.职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C.道德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D.社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14.在理想的内容体系中,( )是其中的核心内容。

A.职业理想 B.社会理想 C.生活理想 D.道德理想

15.“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的含义说明了( )。

A.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基本特征

B.马克思主义对哲学家的基本要求

C.马克思主义对哲学家的基本看法

D.哲学家的基本特点

16.社会理想决定、制约着个人理想,又是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这说明( )。

A.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矛盾本质B.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递进关系

C.必须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D.认清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分界点

17.下列有关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中,属于社会理想的是( )。

A.“数钱数到手发软,睡觉睡到自然醒”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谋一个合适的职位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8.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用正确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把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的结果,没有这种理想信念的凝聚力就不可能取得胜利。这说明了( )。

A.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是人们强大的精神动力

B.人们之间需要团结互助才能取得胜利

C.艰苦奋斗是革命传家宝

D.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19.“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功夫花不开。”理想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但理想不能自动实现。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 )。

A.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B.认真学习科学理论

C.逐步确立坚定信念

D.大胆畅想美好未来

20.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

A.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B.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C.全世界人民过上安定富裕的生活

D.实现共产主义

 

.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两至四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

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 )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A.世界观B.人生观C.价值观D.法治观

2.理想从内容上划分,可分为( )。

A.社会政治理想B.道德理想C.职业理想D.生活理想

3.对理想的错误认识有( )。

A.理想理想,有利就想

B.人的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C.理想就是对未来的想象

D.理想是明天的,只要今天过好就可以了

4.理想、幻想、空想都是( )。

A.具有主观性的B.有实现可能性的C.对未来的想象D.实现不了的

5.下列对理想表达正确的是( )。

A.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B.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C.理想是多方面多类型的D.理想就是实现个人的一切愿望

6.青年大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应( )。

A.立志当高远B.立志做大官C.立志做大事D.立志须躬行

7.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表现在()。

A.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B.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C.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D.理想信念区分是非善恶的标准

8.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真理,是因为( )。

A.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B.马克思主义代表了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

C.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D.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9.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必须( )。

A.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B.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C.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D.牢牢把握历史前进的航向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 )构成的。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11.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要正确把握深刻复杂的国际化境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 )。

A.世界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文化多元化 D.社会信息化

12.对于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正确的理解有( )。

A.理想不等同于现实,不是立即可以实现的

B.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由对现实的认识发展而来的

C.现实是不完善和有缺陷的,理想的生命力表现为对现实的否定

D.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但这个转化是有条件的,是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13.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鼓舞人们奋发向上、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当代青年献身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追求崇高的人生理想,需要有( )

A.真才实学 B.献身精神 C.艰苦奋斗的精神 D.随心所欲的想象

14.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判断标准是( )。

A.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B.是否合乎历史的发展方向

C.是否有益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D.是否为社会的大多数谋利益

15.邓小平在总结中国历史经验时曾深刻地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这表明( )

A.信念是强大的精神力量

B.凡坚定的信念都是科学的信念

C.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自动变为现实

D.信念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16.大学生应该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

A.身处顺境,就要迎高潮而快上,乘顺风而勇进

B.身处顺境,就要努力创造逆境,逆境更能磨炼人的毅力

C.身处逆境,就要出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

D.身处逆境,就要听天由命,泰然处之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理想而献身,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理想实现的重要条件

B.当代大学生要把敢于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C.讲艰苦奋斗,就是要“忆苦思甜”,多吃苦。

D.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18.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区别、相互制约的统一体,表现为( )。

A.社会理想规定个人理想

B.社会理想指引着个人理想

C.个人理想是最根本的理想

D.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19.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当社会主义发展遇到暂时的困难和曲折时,也要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这是因为( )。

A.对理想目标的追求不能因为行动中的暂时失败而动摇

B.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C.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的发展也会出现曲折和反复

D.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选择。

20.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

A.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B.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C.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几代人的美好夙愿

D.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梦想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

1.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使命中大学生肩负的责任。

第三章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

1.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A.依恋感 B.向往感 C.认同感 D.作用感

2.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A.工作原则 B.行为原则 C.生活原则 D.政治原则

3.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

A.文化的 B.历史的 C.抽象的 D.现实的

4.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具有深刻的()。

A.本质性 B.内在性 C.内在一致性 D.内涵

5.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

A.全球化 B 同一化 C.一体化 D.统一化

6.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

A.原则 B.选择 C.信仰 D.祖国

7.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A.向往的 B.遵守的 C.需要的 D.认同的

8.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

A.原则 B.核心 C.内容 D.内涵

9.下列关于爱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代大学生,应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B.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报效祖国的方式

C.一个人只要尽己所能,哪怕只为国家和人民作出很微小的贡献,也可以无愧于爱国者的称号

D.一个正真的爱国者必须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轰轰烈烈地为国家作出巨大的贡献

10.()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体现了中华民族勇于进取的精神境界,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发愤进取、不懈奋斗。

A.爱国主义 B.民族精神 C.民族文化 D.自强不息

11.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服务于()这一主题。

A.民族文化 B.民族精神 C.爱国兴邦 D.自强不息

1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也会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延续而变得更加厚重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A.爱好和平 B.勤劳勇敢 C.民族精神 D.民族文化

13.()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A.时代精神 B.改革创新 C.爱国主义 D.民族文化

14.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

A.理性认识 B.基本方针 C.爱国情感 D.精神动力

15.()一般是指一个国家不受内部和外部的威胁、破坏和保持有序的状态。

A.军事观念 B.防御观念 C.国防观念 D.国家安全

16.强大的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

A.安全保障 B.防御观念 C.国防观念 D.国家观念

17.只有把自己的真才实学同报效国家的志向结合起来,始终如一地身体力行,才能为国家和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实现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的()。

A.军事追求 B.人生追求 C.目标追求 D.民族追求

18.我国()明确规定,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义务。

A.《劳动法》 B.《宪法》 C.《行政法》 D.《民法》

19.真正的爱国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民族自尊心和()体现在爱国的实际行动中。

A.自豪感 B.人生追求 C.目标追求 D.民族追求

20.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当祖国的领土和主权受到外来侵略时,自觉地担负起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当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做斗争;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应当服从()。

A.国家利益 B.集体利益 C.人民利益 D.人类利益

21.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和舆论环境,努力为培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A.知识型人才 B.创新型人才 C.智慧型人才 D.改革型人才

22.要通过良好的竞争机制来选拔人才,在事业中凝聚人才,在生活中关心人才,推动我国优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有一个质的飞跃,把()的战略落到实处。

A.知识强国 B.人才强国 C.科技强国 D.产品强国

23.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有效地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把提高()摆在重要位置,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使科学技术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不断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A.科技创新能力 B.自主创新能力C.科学创新能力 D.学习创新能力

24.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今天,必须坚持()为指导,继承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提振全民族的精气神,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C.科学发展观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5.()是一个国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全部实力的综合体现。

A.经济实力 B.科技实力C.综合国力D.军事实力

26.()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

A.民族主义B.爱国主义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

27.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

A.国际组织B.跨国公司C.经济联盟体D.国家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两至四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是()。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D.爱自己的国家

2.下列关于爱国主义的论述正确的是()。

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B.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历史内涵

C.在共产主义社会,国家消亡后,爱国主义会失去存在的条件和意义

D.在阶级社会,爱国主义具有阶级性。

3.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的统一。

A.认同感 B.尊严感 C.归属感 D.荣誉感

4.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有()。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5.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 )的人民,也赋予了伟大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A.伟大创造精神 B.伟大奋斗精神 C.伟大团结精神 D.伟大梦想精神

6.()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新表现。

A.北京奥运精神

B.抗震救灾精神

C.愚公精神

D.“两弹一星”精神

7.大学生应自觉遵守国家安全法律,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

A.依法服兵役 B.保守国家秘密

C.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 D.持有国家秘密文件

8.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我们要()。

A.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B.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C.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D.践行改革创新的行为标准

9.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 数成员所认同的()的总和。

A.价值取向 B.思维方式 C.道德规范 D.精神气质

10.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表现在哪些方面()。

A.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见解上

B.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

C.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

D.重视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

11.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培育()的“四有”新人。

A.有理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D.有纪律

12.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

A.心系国家前途命运 B.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C.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D.维护世界和平

13.在改革创新中,创新是全面的创新,主要包括()。

A.理论创新 B.制度创新 C.科技创新 D.文化创新

14.爱国既需要情感基础,也需要理性认识,更需要实际的行动。只有把( )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始终做到爱国的深厚情感、理性认识和实际行动相一致,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A.国家安全 B.荣誉 C.利益 D.国防

15.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因为中国精神是( )。

A.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B.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

C.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 D. 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16.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

A.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

B.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C.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

D.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

1.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3.新时期爱国主义的表现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

1.谈谈当代大学生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2.改革创新对于我国发展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第四章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

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 )。

A.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 B.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

C.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D.普世层面的价值要求

2.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是( )。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公平、公正、法治、和谐

3.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实现奠定了根本的制度前提和制度保障,使得自由、民主、公正等价值观“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这体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具有的( )。

A.先进性 B.人民性 C.普适性 D.真实性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是( )。

A.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当代中华民族所进行的人类历史上最为宏伟而独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C.中国的改革开放

D.中国梦

.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两至四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

1.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2.坚定的核心价值观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价值内核。我们之所以有坚定的核心价值观自信,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 )。

A.丰厚的历史底蕴

B.坚实的现实基础

C.强大的道义力量

D.深沉的普世价值

3.真理的力量加上道义的力量,オ能行之久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居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制高点,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 )。

A.先进性 B.人民性 C.普适性 D.真实性

4.“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这就要求在培育和弘扬的过程中,下好落细、落小、落实的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言一行的基本遵循。对于大学生而言,就是要切实做到( )。

A.勤学B.修德C.明辨D.笃实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2.谈谈为什么要增强价值观自信?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窗体顶端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

1.道德作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

A.社会意识形式 B.风俗习惯 C.心理现象 D.政治现象

2.人类最初的道德的表现形式是()。

A.社会舆论 B.传统习俗 C.内心信念 D.宣传教育

3.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A.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 B.社会关系的形成C.风俗习惯产生 D.个人意志的出现

4.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 B.社会关系的形成

C.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D.社会分工的出现

5.道德的本质是()。

A.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B.在法律上的反映

C.全体人民的意愿 D.统治阶级的意志

6.道德的主要功能是()。

A.导向功能 B.沟通功能 C.辩护功能 D.认识、规范与调节功能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

A.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 B.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

C.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主义思想

8.道德的发展,是一个()的历史过程。

A.直线上升 B.直线下降 C.曲折上升 D.平直前进

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核心。

A.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共产主义 D.爱国主义

1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原则。

A.共产主义 B.经济建设 C.文化建设 D.集体主义

1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

A.反对一切形式的个人利益

B.维护个人所属的小团体或单位的特殊利益

C.在现实中追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和谐发展

D.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个人做出牺牲

12.在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具体的价值选择应该()。

A.强求一致 B.不受任何约束 C.因人而异,搞多元化

D.在不违反集体主义原则前提下作出不同选择

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集体主义的产生与一定生产关系相适应 B.集体主义从来就有

C.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在人类历史上并存 D.利己主义就是看重个人利益

14.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喜人之所喜、忙人之所忙,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推己及人,与人为善,助人为乐。这体现了良好道德品质基本范畴中()。

A.敬业好学的要求B.勤劳节俭的要求 C.谦敬礼让的要求D.仁爱互助的要求

15.对待传统道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

A.全盘复古论 B.本土主义和 C.民族主义 D.共产主义

16.道德发展的规律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A.社会生产力 B. 社会生产关系 C. 社会生产方式 D.社会意识形态

17.在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问题上,对传统道德中的局限性缺乏科学辨别,刻意拔高传统道德,主张以传统道德代替社会主义道德的观点,属于()。

A.拿来主义 B.复古论 C. 历史虚无主义 D.全盘西化论

18. 人类道德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劳动 B.社会关系 C.人类的自我意识 D.生活环境

19.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是指以()传统道德为主要内容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精华。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20.道德行为属于()。

A.法律行为 B.政治行为 C.自愿行为 D.强制行为

21.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A.隐秘性B.多样性和影响性C.开放性和透明性 D.复杂性

22.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公共生活的主要特征 ()。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C.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D.交往时间的延续性

23.公共秩序是由( )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A.一定规则 B.社会公德C.法律规范D.道德规范

24.社会公德是指在( )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

A.社会交往 B.公共生活C.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 D.任何场所

25.社会公德涵盖了( )之间的关系。

A.人与人 B.人与人、人与社会C.人与自然 D.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26.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

A.遵纪守法B.保护环境C.爱护公物D.文明礼貌和助人为乐

27.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

A.职业道德规范 B.公共安全规范C.社会公德规范 D.网络管理规范

28.网络的虚拟性等特点,使得道德规范所具有的外在约束的效用明显降低,因此( )成了维护网络道德规范的基本保障 。

A.法律的惩戒 B.社会舆论的监督C.个体的道德自律 D.网友间的相互提醒

29.某大学生在上网查询资料时发现有人正在利用国际互联网泄露国家重要的经济情报。他及时将此事报告了有关部门。这名学生履行了()。

A.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B.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C.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义务 D.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

30.没有准确表达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的是()。

A.遵守社会公德是提高从业者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

B.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

C.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

D.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

31.人们应该讲究卫生,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这是社会公德中()的要求。

A.爱护公物B.助人为乐C.文明礼貌D.保护环境

32.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共的环境、公共的场所,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系

的共同活动,被称为()。

A.公共领域B.公共场所C.公共生活D.公共秩序

33.某旅游公司的职工在北戴河旅游时,主动把吃剩的瓜子壳、果皮等收拾干净,放到垃圾箱里。他们的这种行为是()。

A.作秀的行为B.职业的要求C.多余的,因有专人打扫

D.应该的,是爱护环境卫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表现

34.()是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

A.遵纪守法B.安定有序C.爱护公物D.邻里团结

35.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等体现了职业道德中的()。

A.奉献社会B.诚实守信C.爱岗敬业D.服务群众

36.()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要以服务群众为宗旨。

A.服务群众 B.为人民服务C.奉献社会D.爱岗敬业

37.()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树立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兢兢业业地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

A.服务群众B.爱岗敬业C.奉献社会D.办事公道

38.爱情的本质体现是()。

A.尊重人格平等 B.自觉承担责任C.文明相亲相爱D.双方完全自愿

39.婚姻是指由( )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以及由此产生的夫妻关系。

A.道德B.法律C.爱情 D.血缘关系

40.婚姻家庭关系是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关系,( )属性是其本质属性。

A.自然 B.社会 C.血缘D.法律

41.在家庭生活中,()是家庭兴旺和社会富足的保证。

A.最老爱幼 B.勤俭持家 C.邻里团结 D.夫妻和睦

42.()是爱情得以长久的重要保障,是坚贞爱情的试金石。

A.物质 B.责任 C.时间 D.距离

43.()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

A.家教 B.家风 C.家训 D.家德

44.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最终都要落到( )的养成上。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个人品德 D.道德行为

45.没有()就不可能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就不可能培养出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人格。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社会实践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两至四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

1.道德产生的条件有()。

A.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

B.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C.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D.生产水平的提高

2.道德的主要功能是()。

A.认识功能 B.导向功能 C.调节功能 D.规范功能

3.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体现在()。

A.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

B.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C.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D.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4.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途径由()。

A.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B.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C.大力引进和吸收外来文化

D.恢复中国“固有文化”,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道德体系。

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良好的道德养成关键在于实践,重在行动,贵在坚持。大学生应该()。

A.修身律己 B.崇德向善

C.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 D.崇尚美德、引领社会风尚

6.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它是依靠()来维系的。

A.社会舆论 B.政治制度 C.内心信念 D.传统习惯

7.下列属于良好道德品质的有()。

A.正直无私、忠诚守信 B.仁爱互助、推己及人

C.敬业好学、勇敢进取 D.弄虚作假、言而无信

8.下面关于“集体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B.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C.在任何时候都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D.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9.社会主义道德是()。

A.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升华 B.是对中国革命道德的继承和发展

C.是对社会主义传统文化的继承 D.是对精神文明的发展

10.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是()。

A.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D.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11.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作用是()。

A.是克服前进道路上一切困难的重要精神支柱

B.在中国革命时期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C.是战胜千难万险的重要力量源泉

D.是仅为中国革命服务的道德传统

12.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有()。

A.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B.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D.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13.公共生活的特征有( )。

A.活动范围广泛性 B.活动内容开放性C.交往对象复杂性 D.活动方式多样性

14.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的道德要求,涵盖了()的关系。

A.人与人 B.人与社会 C.人与自然 D.人与自身

15.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

A.文明礼貌 B.助人为乐 C.爱护公物 D.保护环境

5.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之间的关系。

A.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 B.职业与职工C.职业与职业 D.职工与职工

16.恋爱中的道德规范主要有()。

A.尊重人格平等 B.双方完全自愿C.文明相亲相爱D.自觉承担责任

17.家庭是指在()基础上产生的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A.恋爱关系 B.婚姻关系 C.血缘关系 D.收养关系

18.家庭美德以()为主要内容,在维系和谐美满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具有重要而特的功能。

A.勤俭持家 B.夫妻和睦 C.男女平等 D.尊老爱幼

19.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我国重要的法律原则和道德规范。家庭生活中的男女平等表现为()。

A.夫妻权利上的平等 B.夫妻义务上的平等

C.夫妻人格地位上的平等 D.平等对待子女

20.遵守婚姻家庭法律规范,要在家庭生活中遵守()等基本原则。

A.保护妇女、老人和儿童 B.夫妻和睦 C.勤俭持家 D.男女平等

21.个人道德修养的有效方法主要有()。

A.积善成德 B.学思并重 C.省察克制 D.慎独自律

22.在网络生活中,大学生应该做到()。

A.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B.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C.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D.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2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主要包括()。

A.爱岗敬业 B.办事公道 C.诚实守信 D.奉献社会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

1.道德的社会作用是什么?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3.有序的公共生活对社会发展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4.大学生如何做到文明上网?

5.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

1.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培养诚实守信的良好道德品质?

2.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加强社会公德意识。

3.结合当前形势,谈谈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职业观?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

1.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 )、国家和阶级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A.私有制 B.公有制 C.社会主义制度 D.混合所有制

2.法律产生于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之上,其中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是( )。

A.人口 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 D.地理环境

3.法律所体现的是( )的意志。

A.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 B.个别统治者的意志

C.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D.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

4.下列关于法的本质和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法是由社会舆论保障实施的

B.法体现的是社会全体成员的意志

C.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D.法不受一国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的影响

5.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的首要之处在于( )。

A.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 B.有约束力

C.由国家创制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规定制裁措施

6.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 )和义务性规范三种规范形式实现的。

A.指引性 B.禁止性 C.规范性 D.说明性

7.(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

A.宪法 B.行政法 C.法律 D.地方性法规

8.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是( )。

A.法律遵守 B.法律执行 C.法律适用 D.法律制定

9.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 )。

A.国务院 B.人民检察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法院

10.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是( )。

A.法律规范 B.艺术规范 C.宗教规范 D. 道德规范

11.制定行政法规的国家机关是( )。

A.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 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

12.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规范处理具体案件的活动,称为( )。

A.法律适用 B.法律执行 C.法律遵守 D.法律制裁

13.( )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公安 D.政府

14.我国的审判权由( )国家机关行使。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人大会 D.公安机关

15.( )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

A.经济法 B.行政法 C.社会法 D.民法

16.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国家根本法是( )。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17.我国宪法的修改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 )以上的多数通过。

A.2/3 B.1/2 C.1/5 D.4/5

18.在一个国家里,由部门法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称为( )。

A.法系 B.法律体系 C.法学体系 D.法的历史类型

19.(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统帅。

A.宪法 B.行政法 C.法律 D.地方性法规

20.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

A.中共中央 B.国务院 C.中央军委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1.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法律效力最高的是( )。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22.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

A.人民民主专制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主集中制度

2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中,表明我国国家性质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D.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24.刑罚是指规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限制或者剥夺某种权益的最为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是( )。

A.管制 B.没收财产 C.无期徒刑 D.拘役

25.下列()原则不是我国刑法的法定原则。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C.应急性原则 D.人人平等原则

26.就我国现行法律而论,狭义的法律是指()。

A.宪法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

C.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D.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27.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最重要的作用是()。

A.指引作用

B.教育作用

C.预测作用

D.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秩序以及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

28.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9.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大提出了全面(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性质和方向。

A.依法治国 B.以德治国 C.科教兴国 D.人才强国

30.( )是人权保障的前提和基础。

A.法律保障 B.司法公平 C.宪法保障 D.党的领导

3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利于大学生养成( )的行为习惯。

A.明礼诚信 B.艰苦朴素 C.依法办事 D. 敢作敢为

32. ( )是人权保障的重要条件。

A. 立法保障 B.行政保护 C. 宪法保障 D.司法救济

33. ( )是人权保障的关键环节。

A. 立法保障 B.行政保护 C. 宪法保障 D.司法救济

34. ( )是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

A. 立法保障 B.行政保护 C. 宪法保障 D.司法保障

35.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是( )。

A.有法可依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D.建立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36. 我国国家宪法日是每年的( )。

A.9月3日 B.10月1日 C.12月4日 D.12月13日

37.法治与人治的分水岭在于( )。

A.有没有法律或者法律的多寡与好坏

B.最高的权威究竟是法律还是个人

C.是否强调集思广益

D.是否注重领导人的个人魅力、德行和才智

38.( ),是指当同一项社会关系同时受到多种社会规范而多种社会规范又相互矛盾时,要优先考虑法律规范的适用。

A.法律的排他性 B.法律的优先适用性

C.法律的公正性 D.法律的不可违抗性

39.俗话说,迟到的正义是有瑕疵的正义,指的是程序的( )。

A.合法性 B.参与性 C.公开性 D.时限性

40.社会主义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和尊严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

A.法的强制性 B.法的不可违抗性 C.法的合理性 D.法的规范性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维包含“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权利保障、正当程序”五个方面,它们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中,公平正义是 ( )。

A.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B.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C.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D.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42.法治思维包括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正当程序等内容。公平正义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救济公平。下列选项不属于救济公平的是()。

A.司法救济公平B.行政救济公平 C.执法救济公平D.社会救济公平

43.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是政府办事的三大难问题。近年来,某些政府行政机关给民众办事立关卡、设障碍,屡屡出现让老百姓提供材料用来证明“你妈是你妈”、“你爸是你爸”以及“你是你”等荒唐可笑的行为。这些事件反映出“有权就是任性”的同时,也折射出一些行政执法主体法治思维的缺失。杜绝权力任性、避免权力滥用最关键的是要让各级执法者牢固树立( )。

A.法律至上思维 B.权力制约思维C.公平正义思维D.正当程序思维

44.2010年5月9日,“杀害”同村人在监狱已服刑多年的河南商丘村民赵作海,因“被害人”赵振堂的突然回家,被河南省高级法院宣告无罪释放。之后,赵作海领到国家赔偿金和困难补助费65万元;同时,省法院纪检、监察部门立案调查,对不负责任的审判人员追究责任。对赵作海的宣判无罪和给予国家赔偿,属于人权保障的()。

A.宪法保障B.立法保障C.行政保护D.司法救济

45.任何人都不允许违反法律,违反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惩罚。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有违法犯罪行为,就要依法追究和承担法律责任。这集中体现了( )。

A.法律的普遍适用性B.法律的优先适用性

C.法律的不可违抗性D.法律的国家意志性

46.商鞅变法之初,秦孝公提问:“今天制定的法律,明晨就要让所有官员和百姓都明确了解和奉行,一致而没有奸私,该怎么办?”这同样是一道法治中国需要面对的历史性难题。在当前,解决“秦孝公难题”的首要前提是()。

A.遵守法律B.维护法律C.信仰法律D.服从法律

47.享有法律权利的社会主体称为( )。

A.义务人 B.法人 C.行为能力人 D.权利人

48.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主体称为( )。

A.法人 B.义务人 C.成人 D.权利人

49.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对二者关系理解错误的是( )。

A.权利和义务是平等的,任何人不得享有法内或法外特权

B.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允许任何人只享受法律权利,不履行法律义务

C.只有享受了足够的权利才能履行义务

D.任何公民都是享有法律权利和履行法律义务的统一体,并把自己依法履行义务作为他人依法享受权利的实现条件

50.下面( )观点符合马克思主义权利观。

A.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

B.权利是天赋的,是人与生俱来的

C.权利是神赋的

D.权利是由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产生的

51.马克思主义权利观与其他权利观的根本区别是( )。

A.权利与义务是平等的

B.权利是神赋的,谁都不可剥夺

C.强调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对权利的制约和决定作用

D.履行义务是实现权利的前提

52.我国《宪法》规定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属于公民的()权利。

A.政治自由 B.人身自由 C.文化教育 D.监督控诉

53.根据《宪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 )活动。

A.宣传迷信思想 B.宣传宿命思想

C.宣传有神思想 D.宣传唯心思想

54.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的含义是( )。

A.18周岁以上的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B.人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C.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在法律面前平等

D.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人在法律面前平等

55.言论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应享有的权利,对于言论自由权利的理解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言论自由是指公民享有通过各种语言形式表达、传播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自由。

B.言论自由包括借助于演讲、著作、绘画、摄影、影视、音乐、录音、戏剧、收音机、电视机、电脑等各种手段所实现的发表意见的自由。

C.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权时必须遵守宪法规定的义务,不是任意行为。

D.言论自由是公民的权利,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

56.人格尊严权利是指与人身有密切联系的名誉、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权利。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格尊严权利的是( )。

A.荣誉权 B.生命健康权 C.姓名权 D.名誉权

57.人身权利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不包括以下( )。

A.生命健康权 B.集会、游行、示威权

C.住宅安全权 D.人格尊严权

58.我国宪法第13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这是对公民享有( )的规定。

A.社会经济权利 B.人身权利

C.财产权利 D.物质帮助权利

59.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资格。法律所规定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为( )。

A.配偶、子女、父母 B.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C.子女、父母、兄弟姐妹 D.配偶、子女、兄弟姐妹

60.休息权是指劳动者在付出一定的劳动以后所享有的休息和休养的权利,是劳动权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现行劳动法的规定,我国职工每日工作( )小时,每周工作( )小时。

A.8,44 B.6,40 C.8,36 D.8,40

61.( )是公民在文化和教育领域享有的权利。

A.文化教育权利 B.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

C.通信自由权利 D.出版自由权利

62.民主管理权利是指公民根据宪法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以及社会事务的权利。公民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的途径错误的是( )。

A.选举和监督人大代表,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活动

B.类似香港占中者直接采取行动表达诉求

C.参与国有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的民主管理

D.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

63.《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首次提出了( )的概念,并将其作为首要人权

A.社会保障权 B.物质帮助权 C.生存权 D.休息权

64.表达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表达自己对国家公共生活的看法、观点、意见的权利。表达权利的前提是( )。

A.言论自由 B.思想自由 C.出版自由 D.结社自由

65.甲系某大三女学生,在一国际知名超市购物,付款后取回自带手袋,正要走出超市大门的时候,被超市保安阻拦。保安怀疑甲携带了未结账的商品,欲将甲带到超市值班室处理,经理将甲自带手袋打开检查,并叫来女工作人员对甲进行全身搜查,均未查到未结账的商品,遂将甲放走。事后,甲在超市被搜身的消息在本校乃至其他高校传开,对甲形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出现失眠、头晕等症状,无法继续学业,医生建议其做心理治疗。超市的这一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

A.平等权 B.人身自由权 C.社会经济权 D.政治权利和自由

66.近年来,一系列“让座纠纷”引起舆论热议。因为不让座,就挨打、遭骂,甚至上演“今天谁也别想走”这样的拦车闹剧。让不让座,本身属于道德层面道德问题。但是不让座却遭遇拦车、辱骂以及打人等行为,却使让座纠纷上升到了侵权和违法层面。其中,动手打人侵犯的公民权利是( )。

A.生命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社会保障权

67.社会经济权利是指公民要求国家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积极采取措施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加强社会建设,提供社会服务,以促进公民的自由和幸福,保障公民过上健康而有尊严的生活的权利。社会经济权利的核心是( )。

A.劳动权 B.生存权 C.社会保障权 D.物质帮助权

68.劳动权是指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劳动的机会和适当的劳动条件和报酬的权利。劳动权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

A.休息权 B.社会保障权 C.物质帮助权 D.宗教信仰自由

69.我国宪法法律赋予公民广泛的权利,这些权利一旦受到损害或侵犯,公民可以依法采取权利救济的手段,予以补救、恢复或对损害或侵害行为予以纠正和惩罚。我国公民的权利救济方式中在职能上具有其他救济不可替代的终局性地位的是( )。

A.司法救济 B.行政救济 C.政治救济 D.自力救济

70.人格尊严权是指与人身有密切联系的名誉、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权利。人格尊严主要表现为( )。

A.名誉权 B.荣誉权 C.隐私权 D.人格权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两至四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

1.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

A.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B.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

C.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D.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1.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有( )。

  1. 刑法和社会法 B.民法商法和经济法

    C.宪法相关法和行政法 D.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3.我国《刑法》确立了( )基本原则。

    A.罪行法定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罪刑相适应 D.保护人民

    4.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有( )。

    A.罚款 B.死刑 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

    5. 我国现行宪法除党的领导原则之外,还有( )。

    A.人民主权原则 B.民主集中制原则

    C.法治原则 D.人权保障原则

    5.下列关于行政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行政法是规定国家权力的,没有涉及普通百姓的内容

    B.行政法的作用之一是对国家行政权力的保障

    C.行政法中规定了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的规范作法,是对行政权力的一种制约

    D.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6.法律对社会生活的指引作用是通过( )规范形式实现的。

    A.权利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 C.义务性规范 D.授权性规范

    7.我国的国家制度主要包括( )。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

8.刑罚是由人民法院依法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限制或者剥夺某种权益的最为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的是( )。

A.管制 B.没收财产 C.无期徒刑 D.拘役

9.法律的运行主要包括( )环节。

A.立法 B.守法 C.执法 D.司法

10.法律的评价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这里所说的人们,包括( )。

A.自然人 B.法人 C.法人代表 D.其他社会组织

11.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

A.制定 B.设定 C.认可 D.承认

12.社会法是调整()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A.劳动关系 B.社会保障 C.社会福利 D.特殊群体权益保障

13.下列叙述中,正确揭示了法律特征的有( )。

A.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B.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

D.法律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14.法律的国家强制力表现为( )。

A.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 B.国家对合法行为的保护

C.法律的每一个实施过程都要借助于国家的强制力

D.每一个法律规范的实施都要借助于国家的强制力

15.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其鲜明的特征有( )。

A.在制定权上,省级以上(包括省级政府)均可制定

B.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严格

C.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D.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16.党的十八大提出了( )的十六字方针。

A. 严格执法 B.公正司法 C.全民守法 D.科学立法

17.以下各项中,关于法律本质说法正确的是()。

A.法律最高统治者意志的体现

B.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法律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D.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意志

18.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法律有以下()类型。

A.原始社会法律B.封建制法律 C.资本主义法律 D.社会主义法律

19.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

A.公安机关 B.检察机关 C.审判机关 D.政府机关

20.权力制约原则包括()。

A.职权由法定 B.用权受监督 C.违法受追究 D.有权必有责

21.法律至上具体表现为( )。

A.法律的普遍适用性 B.特殊性 C.优先适用性 D.不可违抗性

22.正当程序具有()的特征。

A.时限性 B.参与性 C.公开性 D.中立性

23. 大学生成为法律权威的坚定维护者,需要()。

A.服从法律 B.树立法律信仰

C.遵守法律 D.维护法律

24.人权保障包括()。

A. 立法保障 B.行政保护 C. 宪法保障 D.司法救济

25.法治,凝结着现代社会的制度向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味着中国迈向现代化国家的治理革命。“我们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用法治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国家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法治的重要性。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在新的起点上因势利导、乘势而上,法治思维至关重要、不可或缺。法治思维包括()。

A.立法至上、执行严格B.法律至上、权力制约

C.民主博爱、人民监督D.公平正义、人权保障

26.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需要()。

A.推进依法执政 B.提高立法质量

C.严格规范公正执法 D.提升司法公信力

27.依法治国的要求是()。

A.公正司法 B.全民守法 C.严格执法 D.科学立法

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它的核心要义是()。

A.坚持党的领导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29.坚持()相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A.党的领导 B.马克思主义 C.人民当家做主 D.依法治国

30. 法治和德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两种方法。关于德治和法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B.德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

C.德治发挥作用要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D.法治主要靠制定和实施法律规范的形式来推进和实施

31.有位法学家曾经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等于形同虚设。”这句话表明,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会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由此可见()。

A.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

B.法律权威不可能完全建立在外在强制力的基础之上

C.法律信仰与宗教信仰没有本质的区别

D.法律信仰是法律制定和执行的根本依据

32.一个人的法治观念,是从事法治实践和其他社会活动的思想基础。法治观念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并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要()。

A.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B.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统一

C.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D.要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依宪治国

33.坚持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要注意与西方宪政划清界限。我国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与西方宪政的本质区别,主要体现在()。

A.制度基础不同B.领导力量不同C.权利主体不同D.权力行使方式不同

34.法治思维方式是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法治思维的含义包括()。

A.以法治价值精神为指导,是一种正当性思维

B.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是一种规范性思维

C.以法律手段与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纠纷,是一种可靠的逻辑思维

D.是一种融法律的价值属性和工具理性于一体的特殊的高级法律意识

35.培养法治思维,必须抛弃人治思维。法治思维区别于人治思维的集中体现是()。

A.在依据上,法治思维认为国家的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处理法律问题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B.在方式上,法治思维以一般性、普遍性的平等对待方式调节社会关系,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

C.在价值上,法治思维强调集中社会大众的意志进行决策和判断

D.在标准上,法治思维以法律为最高权威

36.公平正义是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之一,下列选项属于公平正义的是()。

A.权利公平B.机会公平C.规则公平D.结果公平

37.有网友总结,北京户口上附着了80多项福利,有北京户口,无论买房、读书、看病,明显方便得多,甚至孩子考入名校的概率也比外省高,等等。虽说这一数字不一定准确,但差异感却是真实存在的。当前,国家大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全社会范围内的公平正义不断得以实现。一般来讲,公平正义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救济公平。其中,权利公平包括()。

A.权利主体平等B.享有的权利特别是基本权利平等

C.权利保护和权利救济平等D.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38.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决定法律权威的基本要素是()。

A.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B.法律本身的科学程度

C.法律在实践中的实施程度

D.法律被社会成员尊崇或信仰的程度

39.全体社会成员都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不仅是保证法律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和要求,也是保障个人平安幸福的的底线和红线。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A.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B.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

C.是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

D.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

40.法律权利是各种权利中十分重要的权利,具有( )特征。

A.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B.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

C.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

D.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41.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应符合以下哪些要求?( )

A.不得侵害国家利益

B.不得侵害社会利益

C.不得侵害集体利益

D.不得侵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42.公民行使集会、游行、示威权利时应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下列选项中( )属于依法不予许可的情形。

A.对社会环境不满意 B.危害国家的统一

C.危害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D.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43.按照我国《宪法》规定,下列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是( )。

A.遵守宪法和法律 B.劳动 C.获得物质帮助 D.受教育

44.下列选项中不具有选举权的情况是( )。

A.未满十八周岁 B.被剥夺政治权利 C.信仰基督教的人 D.患精神病

45.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体系的是( )。

A.遵守宪法和法律

B.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

C.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D.依照法律纳税

46.法律义务具有以下( )特点?

A.法律义务可能发生变化 B.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

C.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 D.法律义务是历史的

47.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其含义是( )。

A.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B.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平等地予以追究

C.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D.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和守法上都一律平等

48.对公民依法行使权力理解正确的是( )。

A.权利是天赋的,因此公民在行使权利时是可以不受限制的。

B.在现代法治社会,人们行使任何权利、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超越法律界限。

C.公民在行使法律权利时,不仅要在形式上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也要符合立法意图和精神。

D.权利行使的方式分为口头方式、书面方式和行为方式,有时口头方式和书面方式可以兼用。

49.我国公民的权利救济方式主要包括( )。

A.司法救济 B.行政救济 C.社会救济 D.经济救济

50.根据宪法和法律,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科学研究的自由

B.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艺术创作的自由

C.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出版著作的自由

D.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5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包括( )。

A.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B.依法服兵役 C.依法纳税 D.赡养扶助父母

52.王某系某乡女村民,已生育三个女儿,现在又怀上了第四胎。乡、村两级干部决心把她作典型处理。于是,在某日一大早便破门而入,将还在睡梦中未及穿戴整齐的王某强行带到村委会教育了一整天,并决定取消其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三好学生”的称号。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乡村干部的行为侵犯了王某作为公民的( )权利。

A.人身自由 B.住宅不受侵犯

C.受教育的权利 D.人格尊严

53.关于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二者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A.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平等,是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

B.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相互依存,互利共赢的关系

C.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相互对立的,义务是对权利的否定

D.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54.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与义务,大体可分为政治权利与义务、人身权利与义务、财产权利与义务、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宗教信仰权利与义务。这些权利与义务具有( )。

A.广泛性 B.公平性 C.普世性 D.真实性

55.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权利和自由的统称。具体包括

()。

A.选举权利 B.表达权利 C.民主管理权利 D.监督权利

56.人身权利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除了生命健康权利和人身自由权利之外,还包括( )。

A.人格尊严权利 B.住宅安全权利 C.通信自由权利 D.私有财产权利

57.社会经济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经济生活和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 )。

A.受教育权 B.劳动权 C.休息权 D.物质帮助权

58.据人民网2015年的调查显示,九成网民遭遇过网络失信行为。网络失信行为,主要集中在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谣言泛滥、电商购物欺诈、网上虚假广告、软件强制捆绑、婚恋网站违规等6个方面。其中,窃取盗用他人身份证信息侵犯了公民的( )。

A.隐私权 B.荣誉权 C.名誉权 D.姓名权

59.依法行使权利是体现权利正当性和保障权利实现的充分必要条件。在现代法治社会,人们行使任何权利、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超越法律界限。依法行使权利( )。

A.应当符合权利行使的目的 B.应当符合权利行使的限度

C.应当符合权利行使的方式 D.应当符合权利行使的程序

60.权利实现的内在动力是人们彼此之间对各自权利的相互尊重。只有尊重他人的权利,每个权利人才能真正获得并最终实现自我权利。原因在于( )。

A.尊重他人的权利是公民权利意识的重要内容

B.尊重他人的权利是一项法律义务

C.尊重他人的权利是一项道德义务

D.不尊重他人的权利,就会丧失自己的权利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

1.如何认识法律?

2.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作用?

3.如何理解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小题15分)

1.如何理解我国宪法的地位和基本原则。

2.如何培养法治思维?

3.如何正确理解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集宁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工农大街59号
电话:0474-8810402   ICP备案号:蒙icp备05000614号, 网警备案编号:152601020002号